上海高考語文“現代文(二)”版塊如何復習
來源:上海高考網 2013-05-17 09:47:17
上海高考網:二?荚囍蟮臎_刺階段,高三語文閱讀如何組織有效復習,是目前高三考生及教師思考的問題焦點。按上海語文高考試卷體例結構的六大版塊,再做一次梳理與強化,是常見的比較踏實有效的做法。本文試就閱讀版塊中的現代文(二)——“文學作品”閱讀題的考點,做些復習提要。
先看看近三年高考“現代文(二)”的選文類型與基本題型:
從匯總表中不難看出,上海高考現代文(二)——文學作品閱讀題已形成兩個明顯的固化范式:
1.分值加大,反映了對考生人文情懷的引導與關注。對文學鑒賞能力的測量加大權重,有利于整體提升考生的語文素養與氣度,對中學語文課加強文學閱讀教育具有指導性意義。
2.考點豐富、靈活,涉及面廣,全面考察文本解讀能力:選材立意、寫作內容、思想主旨、感情基調、組織線索、結構思路、藝術手法、語言風格、修辭效果、詞語品味、景物描寫……
這里特別提醒:要注意一道多項選擇題 (6選2),選擇肢考點自由無拘,完全看文本材料特質,適合考什么就出什么考題;而且分值大(6分),是閱讀題中分值最高的小題。
例如,2012年高考現代文(二)第9題:作者多處描述駱駝隊,對此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( )( )(6分)
A.第①段由一句話構成,簡潔而有畫面感,將駱駝隊這一描述對象凸現出來。
B.第②段先寫駱駝群的沉默,再寫拉駱駝的人頭上冒的熱氣,有比較的意味。
C.第③段中畫線的“但是”一詞有強調的作用,語意上與上文沒有形成轉折。
D.第④段“屈”、“撅”、“跪”一連串動作的描寫,讓人們感覺到駱駝的溫順。
E.第⑩段不用對話描寫而是轉述爸爸的話,改變了表達方式,行文富有變化。
F.第(15)段描寫了冬天快過完時的駱駝隊,暗示“我”對駱駝的感情發生改變。
(參考答案:C F)